关于当前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2-06-13 来源:

    2012年6月6日全国出栏肉猪均价小幅震荡至13.3元/公斤,去年同期为17.78元/公斤,同比降25.2%。猪肉价格至21.87元/公斤,去年同期为27.05元/公斤,同比降19.1%。仔猪均价29.97元/公斤,同比降16.4%。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狂降,农户特别是养猪大户反应强烈,许多养猪户开始大量宰杀存栏生猪,同时,仔猪市场滞销,对今后生猪市场影响相当较大。猪价下跌,农民对养猪的投入减少,必将导致今后市场供应的失衡,“卖猪难”之后将是“买肉难”。

    一、当前猪肉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1、生猪存栏量持续保持高位增加。过去几年国家对农民生猪发展采取母猪补贴等持续的扶持、鼓励政策,加上去年养猪行情好,在价格信号引导下,原有养殖者扩大规模,行业外资金也有进入,今年能繁母猪的数量大幅增加。

    2、替代品价格下跌及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替代品禽肉、禽蛋价格大幅下跌,“衣食住行”大部分消费品价格上涨,导致购买力出现相对下降。

    3、养殖成本增加。饲料(玉米、豆粕等)价格、人工及运输费用等持续上涨,养猪户养殖成本高,使赢利缩水。

    4、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外饲料(玉米、豆粕等)价格低廉,养猪成本轻,人民币升值后,外国猪肉价格远低于我国。近期我国政府进口英国、巴西、智利、波兰等国猪肉,大有“万国猪肉进中国”之势,不仅在养猪行业引起“骂声一片”,也加剧了养猪户对市场的悲观情绪,加剧低价抛售。

    分析上述原因,猪价下跌的表层原因是政府没有做好宏观调控,深层次因素是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不景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应对猪肉价格下跌的对策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应构建生猪产销预警机制。根据专项统计数据计算预警指标数值: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能繁母猪比例、仔猪价格与白条肉价格之比、生猪疫病发病率等,按指标数值大小设置预警等级,定时向养猪户发布预警预报,指导养猪户在最佳淘汰、补栏时机到来时先于市场改变补栏、存栏,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养猪户合理安排生猪生产、调整存栏结构,从而促进生猪业的良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2、加大养猪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将近期存栏生猪及时收购,将养猪户利益受损降至最低;二是切实落实好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三是对养猪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或政府贴息扶持;四是进一步搞好生猪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3、加快推进生猪期货。期货能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和套期保值锁定远期价格,可以引导和调节生猪现货市场的运行。广大养猪户通过了解未来价格走势,并根据市场信息决定饲养数量和饲养周期,甚至能“先卖后养”规避风险,减少养猪的盲目性。

    4、扶持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走出猪价暴涨暴跌怪圈的必由之路,未来应提高规模化养殖“门槛”,改变养殖产业无序管理状态。由于养猪业没有明 确的门槛,一旦猪价上涨,一些与养殖无关的企业纷纷进入养猪领域,造成猪价非正常波动,未来应该在环评、检测等方面设定“门槛”,改变养猪松散的局面。

    5、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养猪业调控服务工作。一是畜牧行政部门要暂缓建已批未建相关项目,指导好生猪圈舍科学规范建设,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屠宰场管理,饲料兽药管理;二是经贸部门要做好猪肉出口外销调控工作,限制进口外国猪肉;三是招商引资部门要做好猪肉的加工企业的引进;四是新闻宣传部门要做好正确积极的宣传引导;五是有关部门应引导产销良性循环。引导猪场和养猪经济合作组织加强行业自律,进行优质、无公害生猪生产,严禁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确保猪肉质量。组织好养猪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间的产销对接,与屠宰加工企业签订长期生猪收购合同,建立公司、饲养户双赢的长效机制,规避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