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地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2012-07-19 来源:湖州市委会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不仅与该校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有关,还与该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建立一支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高、作风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一、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为学校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所以,许多高校都十分重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把主要精力放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方面,忽视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对管理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且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的随意性也较大,导致教学管理队伍存在成分复杂、文化程度低、能力差等诸多“先天不足”。同时,也有很多高校的决策者片面认为管理既不像教学能评出优劣,也不像科研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对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继续教育和培养的资金与机制,造成了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后天不良”,即缺乏新知识、新技能和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只能机械执行上级命令,成为“事务型”管理者。
  (二)教学管理队伍思想不稳固,人员不稳定
  目前,浙江省有18所地方本科院校,大约有2千名左右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的前沿阵地上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但普遍存在一个现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究其原因,第一,工作繁杂辛苦,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相比,工作多、压力大、责任重,且大多数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有效激励不足,使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想方设法调动工作。第二,工资待遇偏低,职务晋升困难。长期以来教学管理岗位职称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提升职务又非常困难,在现职岗位上享受的待遇往往低于同届毕业从事业务工作或其它专业的人员,使教学管理人员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故对本职工作投入不足,不钻研业务,敷衍应付,有机会就想跳槽。特别是院系级教学管理人员更换尤为频繁,致使教学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给管理工作和管理档案的连续性都造成了极大影响,从而制约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管理队伍兼职化问题突出,影响管理质量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忽视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管理中主导作用的现象。在一部分人的观念中,教学管理工作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专业技术可言,也无需学习提高,什么人都能做。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尤其高校是二级学院的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由行政人员、辅导员、实验员兼。作为学校教学与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基层教育管理者身处教学管理的前沿阵地,每天都要应付大量的人和事,面广线宽,工作实、压力大、责任重,由于待遇无法保证,部分高学历的人通过努力转为教师;部分有门子的人,设法转岗,循环往复。众所周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周期性、时间性的特点且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一个新手至少需要一个学年的实践才能熟悉、掌握它们,而能独当一面,成为管理的行家里手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磨练。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高、作风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势在必行。
  二、加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实现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改变“教学第一,管理第二”的思想观念,学校应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位。教学管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政策水平,又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控制能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优化教学管理队伍。
   (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高校应在政策上形成有利于教学管理队伍成长的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人员,要定期召集他们业务学习。通过岗位培训,全面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保持不断创新的热情。二是教学主管部门针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定期地举办主题研讨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邀请知名的教育管理学专家讲课或作专题讲座;划拨专项经费,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到外校观摩、考察、交流,吸取、借鉴好的教学管理经验与先进的管理理念。三是有计划地选送一些有潜力的管理干部攻读学历,提高管理层次。随着学分制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教学管理手段向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使他们尽快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实现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里的作用和地位
  高校要根据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定编定岗,实行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及义务;制定教学管理人员条例,加强管理和制度的约束;建立灵活、合理、人性化的评价机制;设计出科学的规范的考核标准,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将结果与奖惩、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相挂钩,以体现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自动性,增强他们之间的竞争、进取意识,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能够留住人,用好人。
  (四)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明确身份、提供通道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本着“以人为本”,从教学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建议将具有“教育管理”职称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称纳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稳固岗位思想,爱岗敬业,引导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究,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教育改革的课题,通过科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旨在完善高校人才遴选、使用、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教职工队伍。根据浙教高科[2010]99号文件《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第三款“岗位设置类别”第(九)点:“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是指辅助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而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直接辅助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教育管理”职称评审仍作为专业技术职称之一,副高及以上职称经过省教育厅评审后授予。所以,将“教育管理”纳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是符合文件精神,合情合理的(浙江工业大学、丽水学院已完成此项工作),对稳定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懂教育、善管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队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