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迫在眉睫

2014-03-17 来源:湖州市委会

  随着政府对全民医保不断加大投入,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医院对医师的需求很大。但目前住院医师面临的规范化培训要求本科和科研型硕博士培训周期三年,临床型硕士两年,临床型博士一年,这看似和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医学生忧虑重重。首先,政府在引进西方的医学的教学模式同时,没有引进西方的保障制度,规培医生待遇差。除了政府提供的生活津贴(约2000元)外,不再享有作为单位人的各种福利,包括节假日的奖励,年终奖等。医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经过五年、八年、十一年的艰辛学习,在培训单位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的是最低的生活基本保障工资。而在国外,一旦完成了住院医生的学习升级到专科医生,薪酬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但国内即使成为主任医师薪酬也并不高。再加上目前医患矛盾突出,就业环境差,部分住院医生难以坚持。2013年,中山大学做的一项“见习医生职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5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中,在经过3年医学院学习生活后,已经有8%准备转行,62%后悔将成为一名医生。据悉,有不在少数的年轻医师辞职进入了药企,或出国、转行另谋生路。此外,由于现行的规培制度造成各科室的住院医生大部分为轮转的规培医生,而这些规培生在规培前大部分已定好医院与专业,造成部分住院医生在非本专业科室轮转时缺乏责任心,不仅不利于工作,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目前的制度下决定了一个科室如果需要招收一名住院医生,只能在五年前就规划,但也不能保证这位医生能够在5年艰苦的工作后仍回本科室工作,不利于科室的发展与规划。
  鉴于以上的现状,目前医师的成长期较长,而医师青黄不接的情况严重,长此以往,现今存在的一些医患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更将面临医少患多的窘境。进一步完善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制度迫在眉睫,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技能,培训时间实行学分制。目前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需要三年时间,但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相应科室的技能,而每个人学习的能力也有差别,因此是否可参考大学的学分制,采取1年为底限,三年为高限,弹性制的轮转。每个科室轮转出科时学分考试,由医院、科室一起参与,一方面可以考核住院医生技能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督促轮转的住院医生在轮转期间认真学习、工作。如考核不达标继续留在科室轮转一个周期,参加下一轮出科考。给培训基地更多的自主培训的权利,每个基地,每个学科各有特色和经验,培训计划在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上,建议由每个基地来自主规划。
  二、追溯上源,提高带教老师质量与待遇。带教老师必须制定带教计划与方案,对轮转的住院医生负责。每位轮转医生结束轮转后对带教老师进行测评,整体评价不合格者取消带教资格。同时必须对带教老师实行多方面的优待,增加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三、紧扣实际,取消住院医生两年下乡制度。可改为基层医生定期去上级医院进修。现在规范化培训模式要求在每个科室快速轮转,年轻的医生和科室间刚适应就又换科室,这样的结果,造成他们的临床能力很差,更需要在基地继续学习和锻炼,因为毕竟培训基地的病例要远多于基层医院,且有上级医师可以把关,学习的机会更多,效率更高。而基层医生去上级医院,病例多,接触面广,可以帮助年轻医生快速积累临床经验,良性循环提高基层医疗质量。
  四、政策接轨,大力提倡多点执业。鼓励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去基层医院执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基层医院的工作,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工作能力。
  五、创建和谐,逐步改善现有的医疗环境。加大财政投入、消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保障、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兼顾好患者、医生的合理利益,医患关系鸿沟才有弥合的可能,医改之路才能走得踏实、顺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