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全省“新春第一会”发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最强音。湖州市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人力资源、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以“三支队伍”建设为牵引,以更高质量、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派履职和加强党员人才队伍、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为强化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人才支撑贡献农工党智慧和力量。
以更高质量党派履职助推“三支队伍”建设
2024年1月8日,吴巍带队赴长兴县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人才发展状况。
靶向建言,推动“三支队伍”环境优化。省委会来湖召开助力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建议。市委会把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实践、湖州实践这个大背景来积极参政履职,紧扣培养人、吸引人、激发人、成就人、塑造人、尊重人等“三支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找准履职切入点,2024年,重点谋划“同心议政·菰城汇”人才领域专题议政活动12场,通过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助推“三支队伍”环境不断优化。
精准服务,助力“三支队伍”排忧解难。发挥界别优势,竭力为“三支队伍”提供精准服务,帮助排忧解难。2023年,开展“同心·前进·服务”“浙爱无痕·湖暖有你”等社会服务活动300余场,服务万余人次,帮助反映及解决问题60余个。今年,还将开展“中医药文化四进基层”“健康双把脉直通车”“环境与健康宣传周”等活动,进一步为广大人才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助力中心,推动“三支队伍”内培外引。落实“大招商大引才大建设大发展”行动,动员全体党员助力中心发展,“一起·泗安里露营”“年产3000台汽车驾驶室总成项目”等项目连续5年摘得市委统战部双招双引“金苹果”奖。加强与省内外农工党组织的合作交流,链接各类人才资源为发展大局服务。2023年,在德清召开的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同心议政会上,聘任9位专家为市委会第一批“同心智库”专家,为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智力支持。
以更严标准扎实推进党员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把关”和“培养”相结合,蓄积发展势能。严把党员“入口关”,切实把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强、评价认可好的同志吸纳进党。加强对新党员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入党三年内的年轻党员的培养力度。实施“人才强党”战略,近年来,立足界别特色,涌现出一批党员荣获“国家级名中医”“中国‘德艺双馨’中医工作者”“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等称号,多名党员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专项人才名单。
坚持“考核”和“激励”相结合,增强履职动力。全面落实《基层组织星级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着力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骨干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云上农工”数字平台对组织和党员个人履职情况实时晾晒,对参政议政等重点工作季度通报的办法,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荣誉表彰,并在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改选中优化考虑或推荐。
坚持“配强”和“储备”相结合,优化队伍梯队。市委会按照“抓好带头人、选好一班人、备好接班人”的队伍建设思路,一批年轻党员不断充实到基层班子或推荐到重要岗位任职。2023年,6个基层组织完成换届(届中调整),11名党员调整加入基层领导班子队伍,其中“80后”9名,新当选的基层组织主委3名。建立40周岁以下党员人才储备库,实施有重点的培养和梯队管理。
以更实举措全面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2023年12月7日,召开农工党湖州市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农工党十七届二中全会等会议精神。
强化政治素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跟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主动开展专题学习,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涵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争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强化工作效能。结合《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五年工作规划(2023—2027年)》和市委会年度重点任务安排,推行基层班子“揭榜挂帅”领办制度。强化履职担当,通过抓好基层班子“关键少数”,引领广大党员自觉真抓实干。运用好“云上农工”等应用平台,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构建紧密衔接、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可视化党派工作管理体系。
强化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充分运用和发挥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重要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委员会作用,助力打造新时代清廉建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