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责任田” 下好“先手棋” 着力提升教科文领域议政水平
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
2022年9月,新一届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专委会共有20名委员,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5名。换届以来,全体委员坚持将提高政治能力放在首位,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立足专委会特色优势尽心履职。现将换届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盯中心工作,种好履职“责任田”
(一)主任带头领题显担当。专委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三个一”,对照专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主任以省委会课题申报工作为重心,带头认领课题,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并鼓励全体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用心撰写调研报告。2023年3月,在全省参政议政工作暨课题研讨会上,主任王晓伟做“关于加快我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交流发言,分享专委会年度调研课题选题思路。2023年5月,专委会共提交3项课题,其中2项被省委会予以立项,分别为王晓伟的《大力发展合成生物学产业 培育我省经济新增长点》和陈熹的《优化直播电商行业调控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2023年11月,王晓伟参加省委会议政性常委会,充分采纳参会专家极具价值的意见建议;2024年1月完成调研报告的修改并结题,为省委会各类协商会议、“两会”提案等提供基础素材。
(二)委员积极建言有成效。2023年,委员们积极撰写调研报告,成果颇丰。副主任傅丽华参与撰写的课题《激发良渚文化辐射带动效益,赓续中华文明传承新篇章》被列为省委会重点课题,作为省委会团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俞婷薇参与撰写的课题《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被列为省委会一般课题;委员林祎的《关于加快发展智能物联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建议》,委员赵珊珊的《关于以“剧本秀”等潮玩元素赋能浙江文旅发展的建议》被列为省委会自主课题。王晓伟、陈熹、林祎、赵珊珊被评为2023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二、培育优势特色,下好履职“先手棋”
(一)重视信息反映育骨干。换届以来,主任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参政履职要先从反映信息开始,连续两次让专委会里的“信息能手”在全体会议上分享信息撰写的好经验、好做法。新一届专委会特加入地市党员,委员积极性、团队活力得到激发,专委会涌现出了多名撰写信息稿件的骨干,其中委员童丁毅、俞婷薇2023年全年执笔撰写信息各6篇,童丁毅被聘为省政协特约信息员。陈熹、赵珊珊、俞婷薇、童丁毅被评为2023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二)社情民意信息结硕果。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度共有19件由专委会委员执笔反映的信息被采用,其中委员陈熹执笔的《建议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大型交通枢纽应急管理能力》获省领导批示;委员赵珊珊执笔的《年关将至 建议加强防范各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量涨期展”》获全国政协(每日社情)采用;此外,2篇被省政协采用,5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8篇被农工党中央采用,12篇被省委会采用。
三、突出关键抓手,练好履职“基本功”
(一)深化交流互动。2022年9月新一届专委会成立后,教科文专委会充分利用工作微信群加强联络交流;10月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统一思想、明晰责任、凝聚共识,委员们围绕“教育、科技、人才”相关议题深入探讨,研究调研选题,进一步促进委员间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
(二)注重“三级”联动。2023年5月,专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此次会议以调研为基点,将会议地点放在农工党钱塘区基层委,旨在加强省市县上下联动,加强科研院所与基层区县的联系协作,探索多方合作新形式。委员们调研村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进一步为新年选题开拓思路、积累素材。
换届以来,委员们积极参与相关会议、培训,如省委会举办的全省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全省参政议政会议、议政性常委会、课题研讨会等,省委统战部举办的“知情明政大讲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专题研讨班等,不断修炼内功。
下一步,专委会将着眼“联合作战”,通过跨专委会座谈调研,加强联动、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履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