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康: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贡献力量

2024-09-10 来源:农工党省委会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并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决心与信心。

中共二十大报告突出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次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这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我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和省人大代表,今后将持续在工作中强化学习,守正创新,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坚决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浙大人、科技人的光荣使命,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更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献计出力。一是聚焦浙江“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助力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研平台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加快推进中试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韧性科技创新生态。二是聚焦新材料领域新兴产业,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尤其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引导支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培养打造含金量高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助力我省“三支队伍”建设,为浙江高水平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