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莞隐小祝”政协委员工作室于2021年9月由龙湾区政协挂牌成立,2023年6月升格为温州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温州首个专注于“文化+慈善”的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莞隐”,意为美丽温州在于山河形胜、经济繁荣,更在于人文隽秀之美。“小祝”即小小的祝福,意为通过“文化传播+精神共富”的内核推进文化惠民。
工作室由农工党界别组牵头,目前,有9名市政协委员,3名龙湾区政协委员,12名文化名家导师,6名业务骨干。两年多来,工作室聚焦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共举办了20余次综合性文化活动、46次线上推文,相关活动多次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政协同心苑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参政议政 为温州传统文化精准发声
《联谊报》刊登《快来温州看“戏舞”》。
“莞隐小祝”连续三年代表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在市“两会”上作大会发言,《放大央视春戏晚国潮效应,擦亮温州南戏故里金名片》《关于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一盘棋”新格局的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今年,由工作室成员牵头撰写的《“古城、古港、古屿、古戏”融合,绘就温州“一带一路”海丝名城画卷》等三件提案被列入重点提案。议政直通车《强强融合温州“南戏故里”“歌舞之都”金名片,研创输出温州“戏舞”特色项目》获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重要批示。调研报告《深化戏舞融合,助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作为市政协常委会议发言材料,调研课题《委员工作室在人民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实践创新——以温州首个“文化+慈善”为主题的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莞隐小祝”为例》等获多项荣誉。
承办市政协2024年第二期鹿鸣社情民意沙龙,由温州市瓯剧院选送作品《高机与吴三春·江心盟誓》。
2024年4月,“莞隐小祝”联动市政协、农工党市委会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主题,举办了市政协2024年第二期鹿鸣·社情民意沙龙,群力群策为2024年的“文化建言”打好基础。
创新传承 为温州传统文化身体力行
拍摄非遗文化短视频《假如非遗是首诗》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
“莞隐小祝”一直秉承“一个提案抓到底”的理念,例如2023年工作室做到有关戏曲的提案、社情民意、议政直通车、调研课题“全覆盖”,并身体力行助力“温州戏曲故里”建设。除了拍摄戏曲宣传短片《假如非遗是首诗》,荣获2023年度“政协好新闻奖”;还举办了越剧现代戏《第一缕阳光》观赏品鉴会暨“莞隐小祝”“萤光”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市政协政情民意中间站《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年轻化表达”》栏目、有声伴读同倾听“王季思”专栏等6场与戏曲相关的活动。截止目前,《“莞隐小祝”有声伴读同倾听》第一辑温州文化名人作品二十二期已全部推出,第二辑山林野趣作品更新至第十五期。
聘请世界非遗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李剑方为太极拳康复项目指导师。
同时,“莞隐小祝”还联动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武术协会,融合医药治疗与文化熏陶,借助传统文化艺术行为推出疗愈项目。2023年,传统民乐项目落户温州医科大学附二院龙湾康复院区,聘请世界非遗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李剑方为太极拳康复项目指导师,并立项社科联重大课题《文化助力“健康温州”建设研究》。戏曲进医院正在酝酿中,戏曲胎教将真正从“娃娃”抓起。在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成员、杭州纯真年代书吧创始人朱锦绣的指导下,“十二月令”轻分享式讲座即将和温州市民见面。
深耕细作 为温州传统文化寓教于乐
春节期间,工作室组织慰问温籍文化名人。
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委员扎根基层、反映民意,沟通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2021年,“莞隐小祝”文化慈善基金创立,持续注资帮扶温州薄弱文化项目及困难人群。每逢春节,工作室会常态化组织走访慰问老一辈温州文化名人,送去温暖的关怀。“莞隐小祝”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跨城联动、跨界融合,小红书、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已全面上线,累计阅读量破6万,有网友留言道:“感谢让我们看到这么美的作品”。“莞隐小祝”初步达成了文化惠民、精神共富的第一个目标靶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莞隐小祝”将继续在参政议政、文化传播、心灵疗愈、慈善共富等方面持续开展工作,为民发声、为民履职,为温州文化事业增添活力,成为一盏美丽的“政协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