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春第一会,中共浙江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人力资源、干部队伍建设重要论述,谋划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支队伍”相互融合、相依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共同特征可以提炼总结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我们要从总体上统筹把握、综合施策,为助力“三支队伍”建设贡献农工党力量。
紧跟核心铸忠诚,助力提高“三支队伍”政治素质
坚定大方向,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全面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坚持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把牢思想政治引领“定盘星”,引导广大党员坚守“永远跟党走”的合作初心,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营造大氛围,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三支队伍”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劳动者队伍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地同各级党组织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把握大趋势,紧紧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省委部署“三支队伍”就是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打造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开启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征程。我们要把助推“三支队伍”建设放在这个大政治中来考量、来谋划、来推进,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围绕中心顾大局,助力提升“三支队伍”业务素质
坚持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参政能力、议政水平。“三支队伍”分工不同,但都需要立足岗位职责提升业务素质、看家本领,拥有强大战斗力、核心竞争力。要高水平推进市委会领导班子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高质量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代表人士培养、使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梯次;高标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坚持引育并重,有效促进创新创优、成长成才。聚焦打响海外留学人员引进、“双一流196工程”,创新顶尖人才举荐、浙商再出发“雄鹰”行动、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助力打破各类限制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制度壁垒,让浙江成为各类人才向往集聚之地。充分利用好知情明政、社情民意、议政直通车等多党合作平台,助推打造更优人才发展省份。
坚持城乡并举,助力培养城市蓝领、乡村工匠。浙江尤其宁波作为全国制造业高地、单项冠军之城,需要大量高素质蓝领工人。要围绕职业教育等领域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加强职业人才住房、医疗、养老等配套社会保障,努力把浙江打造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地和蓝领人才培养高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之大计、省之要事,全面助力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持续组织送医疗、送科技、送法律下乡等活动,助力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浙江样板。
凝聚人心致良知,助力优化“三支队伍”道德素质
坚守基本良知。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三支队伍”建设行稳致远。继承和发扬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诠释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重点发挥农工党界别优势,引领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医者仁心、树立大爱无疆精神,全过程充分体现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关心、关怀和尊重。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三支队伍”在各自领域和职责范围内重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充分发挥浙江特别是宁波敢为人先、敢争天下第一的精神品质,推动有关部门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助力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协同,让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持经达变,确保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
坚决勤廉并重。深入推进“同心同廉”工程,坚持从严加强机关建设,坚持一尘不染重勤廉,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不断提升干部精气神。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好内部监督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农工党各项工作的辨识度和影响力。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责,助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为各类创新型人才、广大企业家、劳动者创造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创新生态、工作生态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