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师长——怀念徐良骥老师
吴肖明
我是1995年11月调入农工党宁波市委会机关工作的,当时的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是徐良骥老师。事后得知,我的调动除了组织考察外,徐老师还专门跑到学校,对我再次进行考察了解,原来徐老师的前一工作岗位是宁海中学校长。刚进机关,适逢办公地点要从苍水街搬迁到中山西路,当时机关干部人少,徐老师亲自带着我跑家具市场购买办公桌椅,年底又忙着准备市政协大会的发言材料和老领导、老党员的慰问工作。
记得我第一次课题调研的题目是基层综合治理,之后是劳动职业卫生,都是徐老师带着我去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对我写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完成两次市政协大会的发言材料——“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障一方平安”“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我还承担了《宁波农工》的编辑工作,当时报头这四个字就是徐老师书写的,从1993年8月第四期总第54期启用。徐老师的文字功底深厚,曾担任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与我交流文稿时却常说“供你参考”。徐老师事事亲历亲为,平易近人的作风一直影响着我,是我的人生导师,更是一位慈祥厚道、值得尊敬的长者。
徐良骥老师于1991年加入农工党,1991年8月在农工党宁波市六届四次全会上增补为委员、常委、副主委,次月调入市委会机关工作。因为之前的副主委都是兼职的,所以徐老师也算是农工党宁波市委会第一位专职副主委。1993年,徐老师担任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这也是农工党宁波市委会第一个省政协委员。在1993年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徐老师作了“防止过热,让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会发言,这是省政协大会上第一次发出来自宁波农工党的声音。1994年,在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徐老师又作了“深化改革、完善补偿,促进医卫事业进一步发展”专题发言。
徐良骥老师直面问题,敢于讲真话,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不愿讲违心话的人,议政时不因人而言,不因人废言;他曾作“肝胆日月照、荣辱千秋共”一联以自勉。1995年,宁波市委会提出“江河湖海污染严重,废水排放必须达标”这一提案,很快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要求各职能部门限定时间解决问题。从政协角度说,这是政协落实提案负责、成功的例子;从党派角度说,这也是参政参到点子上的有效范例。为此,《宁波日报》以“直接、尖锐、典型”为题,对这一提案办理作了详细报道。
1983-1998年,徐良骥老师连任宁波市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被聘为特邀委员至2002年。1996年,徐老师写作“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断想”,提出爱国的本质为“奉献”——即流汗乃至流血,得到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的肯定,并在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作发言,《联谊报》以“爱国就是奉献”为题将发言内容作了刊登。1997年,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徐老师又提交了“反腐倡廉话官德”提案。
1997年4月,宁波市委会进行换届,徐良骥老师从副主委岗位上退下来,被推举为市委会顾问,但办理退休手续是在1998年省政协大会结束后。因此,我与徐老师的共事时间不长,但他退休之后我们的联系从未间断。
2003年秋,农工党省委会决定编写出版农工党浙江发展史,为此成立了编辑委员会,聘任徐良骥老师为副主编。其时,恰好农工党中央要编印一本《中国农工民主党烈士传》,向各省委会组稿。在确定撰写浙江省籍的党员烈士名单时,徐老师提出宁波象山有位党员烈士宋无畏。当时的情况是共产党人说他是农工党党员,农工党组织说查无此人。
为此,徐老师查阅了省委会提供的一大堆解放前后的档案,向中共象山县委党史办要来了原始的回忆录、照片等资料,前往象山民政局查阅烈士名录等。我还专程陪同徐老师去象山访问宋无畏的胞妹,在细致的调查了解后,宋无畏的农工党党员身份得以明确。
2005年6月,《中国农工民主党烈士传》出版,《前进论坛》刊登了《战士无畏——宋无畏烈士传略》一文。2007年6月,《农工党浙江简史》出版,宋无畏烈士的事迹也为该书增添了光辉一页。2019年6月,我再次陪同徐老师前往中共象山县委党史办,采访亲历象山解放的94岁老人郑巳扬,他对宋无畏烈士比较了解。郑巳扬老人的深情回忆,使宋无畏烈士的形象更加丰满。
徐老师生病住院期间,我多次去医院看望。记得有一次我陪同陈为能主委前去看望,徐老师问陈主委:“我还能为农工党做点什么事。”直至最后一刻,他的心里依旧装着农工党。2月5日,我接到电话得知徐良骥老师走了,那些与徐老师共事交往的往昔情景仍历历在目。
徐良骥老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他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为农工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系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