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云讲堂】新声旧影传初心⑤:重启千年书院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7-18 来源:绍兴市委会

大家好!我是来自绍兴的李的幸。

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

2018年6月23日,是农工党嵊州市委会贵门社会服务基地成立的日子,农工党党员吕群芳作为生于贵门、长于贵门的吕氏第30代传人,郑重地接过鹿门讲坛的匾额。这一刻,八百年的文脉重新跳动。

南宋初年,监察御史吕规叔在此创办鹿门书院,朱熹慕名到访讲学题字贵门,琅琅书声回荡千年。然而岁月流转,书院渐渐沉寂,等待被新时代唤醒。

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吕群芳手中。她从小听着同是农工党党员的外公讲述书院的故事长大,心中早已埋下农工党人“爱国、革命、奉献”的精神种子。她向农工党嵊州市委会提出重开鹿门书院的想法,立即得到领导班子的一致认可。

但是重开书院,谈何容易啊?设施老旧、资金短缺、人才匮乏…… “再难,也要让书院重生!”农工党嵊州市委会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难忘那个暴雨倾盆的夏日,党员们抢抓工期冒雨修缮;更感动于放弃休假,吕群芳和志愿者们连续多日讨论课程设计;越来越多的党员自发捐赠书桌、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设备,让古老的书院充满现代气息,这是一场“泥土里的文艺复兴”,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

如今,走进重生的鹿门书院,你会看到这样动人的场景:端午节,孩子们沐兰汤、插艾草、包粽子,体验传统习俗;春雨里,老艺人手把手教孩子们编制草鞋、制作草木灰,学习民间智慧;秋夜时,孩子们迎着山风和着虫鸣,举办着星空下的阅读。现在鹿门讲坛已经举办84期,一月一期从未间断,其中2次活动还连线了中央电视台,受教学生近1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改变——是那个曾经躲在墙角怯生生的大山里的小女孩,如今能自信地站在讲台朗诵自己的诗作;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纷纷回到这片重焕生机的土地。

在农工党省委会的有力支持下,全省第一个“中国农工民主党社会服务基地”落地贵门。我们用文化的力量唤醒沉睡的乡土,用琅琅书声奏响时代的乐章,农工党人驾驶着“助文化”“助医”“助教”三驾马车,助力这个偏远乡村奔跑在共富之路上。

同志们,让我们新一代农工党人继续做那味“文化引药”,以山水为墨,初心为笔,在新时代的卷轴上,续写属于农工党人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