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云讲堂】新声旧影传初心⑥:追光·传承

2025-07-18 来源:金华市委会

大家好,我是来自金华的刘宛娇。

今天,我想通过三副听诊器,讲述一段跨越三十六年的故事。

第一副听诊器,来自1989年的夏天。5月28日,我市顾方洪、孙文斗、项素娥等一批医疗专家,冒雨走进聋哑学校,牵起特殊儿童的手。第一次用手中的听诊器,为孩子们带来专业的医疗呵护,吹响守护健康的号角。照片中的顾方洪老先生,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农工党党员,毅然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时代使命。在保障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农工党前辈们就是带着这样一副听诊器,牵手特殊教育学校,踏平风雨,用行动“听诊”人民健康。

第二副听诊器,紧握在申屠敏主任手中。作为医务支部的一员,她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从医疗健康保障、教学设备赋能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为特殊儿童点亮时代希望。2014年,农工党东阳市委会在特殊教育学校挂牌“同心实践基地”,我们希望给每一位“折翼的天使”,装上一对“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更独立自信地走进社会。这副听诊器,记录的不只是诊断结果,更回响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初心。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无数个农工党党员带着听诊器,用奋进风采守护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承诺。

第三副听诊器,传到了年轻一代蔡新阳主任的手中。他是巍山医院康复科主任,加入农工党以来,已连续5年参与特殊儿童体检工作。他常说,只要孩子们有需要,我就一直坚持下去。这是责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他和许多年轻党员一样,把关爱化为行动,把责任扛在肩头。36年来,农工党东阳市委会为特殊儿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4300余人次,开展健康讲座14次,捐款捐物17.5万元,用行动为“弱有众扶”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在绘就民生福祉的赶考路上,这不仅仅是医疗救助,更是一场爱心的接力和信念的延续。

三副听诊器,见证了老、中、青三代农工党党员的传承。第一副听诊器,是保障健康路上“逢山开路的号角”;第二副听诊器,是人民幸福路上“民呼我应的共鸣”;第三副听诊器,是赓续传承路上“薪火相传的接力”。

一代又一代的农工党党员,在新时代改革的道路上,用久久为功的赤诚,将无声的誓言化作追求真理的步伐;用年复一年的坚持,把“听诊器精神”延续为践行优良传统的真谛。

作为农工党党员,我们不仅要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更要努力、助力、接力,让“听诊器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期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