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同心 履职为民——回望农工党海宁市基层组织参政履职路
曹建初
农工党海宁市基层组织,自1986年10月成立农工党嘉兴市委会直属海宁小组以来,已有40年的历史。1987年9月,成立农工党海宁市支部,2006年5月,成立农工党海宁市总支,2016年12月,成立农工党海宁市基层委。一直以来,农工党海宁市基层组织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勇立时代潮头,发好时代之声。
我于1993年6月加入农工党。1994年5月担任农工党海宁市第三届支部委员会委员,1996年3月至2021年6月历任农工党海宁市支部、总支、基层委副主委,负责参政议政工作。自2003-2016年,农工党海宁市基层组织提交的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55件,其中一号提案3件,重点提案15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项目”的提案3件。这期间,我担任海宁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农工党界别组召集人。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感受至深。
情系弱势群体 增进民生福祉
2007年,经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存在生活困难的情况。对此,农工党海宁市总支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对我市无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无政府固定补助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得到中共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并将此列入当年海宁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课题内容。
随后,海宁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一号提案办理领导小组,多次邀请我去听取对提案办理工作的建议。2007年10月,《海宁市发放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助金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作为农工党基层组织干部,能够为群众利益鼓与呼,促进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我感到非常自豪。
关注企业职工 筑牢健康防线
2009年,针对海宁市企业参保职工发病种类增多、重大疾病发病人数增多、重大疾病住院人数增多、住院医药费用支出增多、重大疾病造成困难家庭增多的“五增多”现象,农工党海宁市总支经过调研,向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开展对全市企业参保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建议》。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领办,市政协主席督办。
期间,相关部门同志多次与我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政协农工党界别组召集人先后赴长安镇、周王庙镇、斜桥镇、海昌街道等地的企业、医院进行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调研后还召开参保职工健康体检工作推进会,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自此,海宁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参保职工健康体检均由政府“买单”。
建言 “阳光农药” 助力绿色发展
2013年,针对种粮大户和农户随意增加对作物的农药剂量和用药次数,随意丢弃农药瓶(袋)等问题,农工党海宁市总支向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实施基本农药集中配送、保障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2013年4月,提案办理领导小组带领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政协农工党界别组召集人赴江苏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工作。7月,《海宁市基本农药集中配送零差价销售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并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提案办理的结果及广大群众的要求,市政协把《实施基本农药集中配送、保障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了2014年跨年度督办提案,政协农工党界别组委员参与跨年度督办工作。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农工党界别组撰写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基本农药集中配送工作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2015年,市政协再次将该提案列入跟踪督办件,农工党界别组在参加督查后,撰写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进一步深化完善农药集中配送零差价销售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通过“一提、二督、盯三年”,农工党提出的6个方面建议最终全部得到落实,海宁市这项被誉为“阳光农药”的工作得到了时任省政府领导的肯定。
“知重而担,知责而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农工党人实干担当的初心使命和砥励前行的奋斗姿态。在纪念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过去,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坚守初心、履职为民,努力为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浙江农工党党史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