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主委谈·助力“三支队伍”建设】孙小晓:助推“三支队伍”建设 为加快建成现代海洋城市凝心聚力

2024-05-24 来源:舟山市委会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和参政党长远发展大计。

农工党舟山市委会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干部队伍建设、人力资源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理念,把“三支队伍”建设和农工党工作深度融合,同心构建人才“强磁场”,让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驱动舟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立足“大格局” ,凝聚人才奋进合力

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之下,“三支队伍”的建设,要始终紧跟时代前沿,筑牢政治信仰,强化使命担当,为推动舟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一是增进一致性,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同心圆的圆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实施政治领航铸魂行动,引导全市农工党党员在学思想中深化政治历练,在紧跟新时代步伐中准确把握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参政党,在“三支队伍”建设上展现参政党的新气象、新提高、新作为。

二是扩大团结面,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三支队伍”的建设需要广泛凝心聚力。作为参政党,既是统战工作的基本对象,又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密切联系本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群众,根据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高素养劳动者等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结合履职实践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增进人才队伍和谐,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三是展现新担当,把凝聚的共识和激发的力量转化为参政履职的具体行动。要引导广大农工党党员时刻铭记“加入农工党为什么、历史责任是什么、我为农工党做什么”的入党初心,弘扬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政治责任,为党派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在本职岗位发挥骨干作用,为社会生活发挥示范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农工党界别优势,引领医卫界党员弘扬大爱无疆精神,秉承医者仁心,当好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锚定“高质量”,打造过硬人才队伍

2023年9月,孙小晓带队考察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项民主监督调研。

要把“三支队伍”的建设作为农工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引擎、新动力,紧紧抓住“高素质、高水平、高素养”三个基本内涵,把“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到各个基层每位党员,以“有政治定力、有政党意识、有大局观念、有责任担当、有奉献精神、有学习氛围”标准持续加强农工党干部队伍建设,共同组成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高水平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者大军。

一是推进“人才强党”工作,提供智力支撑。要按照“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更加富有战略性的措施,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农工党事业中来。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快编制中长期组织建设和人才发展规划。要开展“创建优秀支部”活动和推进基层组织“党员之家”建设,实现党员培训全覆盖。

二是做好“贡献兴党”工作,发挥优势作用。凝聚“三支队伍”力量,以精准参政建言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社会服务新模式助力海岛共富。围绕三个“一号工程”“985行动”、人口均衡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等关键问题,当好助力先行的“好参谋”“实干家”。紧扣“美丽舟山”“健康舟山”这条主线,聚力优势人才资源,聚焦“之江同心·海岛共富”项目,深入推进“主委进小岛”工作,依托“名医工作室”“前进讲堂”,助力推进海岛健康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三是强化“制度管党”工作,夯实作风基础。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制定并完善自身建设和履职亟需的规章制度,打好基础、立好规矩。深入推进“同心同廉”工程,加强内部监督,把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情况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聚焦“新赛道”,助力各类人才竞相奔腾

2022年9月,孙小晓带队赴舟山普陀区众创湾码头调研大学生就业情况。

要将“三支队伍”的建设作为农工党舟山市委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领域,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创业创新发展、引才留才用才、素养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发力,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广聚团结之力,恪尽协商之责,拓展监督之效,推动各类人才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奋发进取、竞相奔腾。

一是助力优化人才环境。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在于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重点关注产业发展与人才引进,人才安居工程、人才服务网络等问题,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高建言“靶向性”、增强资政“含金量”,通过协商建言、社情民意等渠道助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项目链高度融合,助推“栓心留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是助力战略人才引育。提高高层次人才吸引力。通过专项调研摸清人才需求,深入调研科创中心以及高新企业,倾听人才心声,融入到意见建议中。组成“农工党专家智库”,既为人才发声提供平台,也为农工党工作拓宽思路。开展“企业走访+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工作,助推解决人才评定、人才住房、储备干部引育留等问题,助力服务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才招引工作。

三是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也离不开更多能工巧匠、技术人才的支撑。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作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为企业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提供资源链接。成立专题调研组,调研全市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分析问题原因,为构建与舟山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职教体系等建言。走访企业,听取职工建议,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宣传等形式致敬工匠,营造尊重劳动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劳动者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励年轻人走技能报国、技能成才之路,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农工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