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云讲堂】新声旧影传初心?:医者丹心照古城——农工党人的信仰接力

2025-07-18 来源:台州市委会

大家好,我是来自台州的郑雯霞。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医者丹心照古城——农工党人的信仰接力》。

这三幢建于清代的西式建筑,是我们恩泽医局思政教育阵地,也是全省首批“前进流动讲堂”。今年三月,当省委会领导郑重地揭开红绸时,阳光照亮的不仅是百年砖墙,更是一段段被岁月珍藏的医者传奇。

在这里,陈慎言先生冒死救助盟军飞行员长达28天,秘密救治游击队队长,与民国最后一任临海县长汪振国一起促成临海和平解放。彼时,还有一位医者的故事同样震撼人心——微党课上一句“从医五十载,倾注毕生精力”,道尽了农工党人王家驹的一生。

这张泛黄的毕业证,承载着王家驹“悬壶济世”的初心。时间拉回1949年秋,台风过境后,临海城西送来几位特殊病人。他们所患疾病来势汹汹,高热难退、浑身乏力,最终因急性肾衰竭相继离世。这场被百姓称为“打谷黄”的病灾持续数年,民众闻之色变。面对百姓疾苦,王家驹一头扎进病房,耗时数年钻研,从患者的尿液、血液、脊髓液中分离到钩体6株,纯培养成功,确认这是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首创小剂量青霉素治疗法,在全国推广后,让万千生命重获生机。1978年,他站上首届全国科学大会的领奖台,眼含热泪感慨:“这是中国科学的黎明!”

“要找病根,就得把脚扎进泥土里!”王家驹的药箱磨出了包浆,铜扣上还留着五十年代的霜。在没有实验室没有设备的艰难岁月,静谧的深夜,他蹲在溪边解剖大量石蟹,通过喂狗实验最终在狗肺中找到肺吸虫,为浙江乃至全国防治肺吸虫病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以中医导泻疗法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死亡率,数十年里显微镜下的细胞图谱堆成小山。1992年,王家驹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但对他而言,最珍贵的“奖章”,是山民们远远看见他时,门扉推开的吱呀声里,藏着“王医师来了”的欣喜。

左侧就是台州百姓念念不忘的王医师。在他的推动下:临海市委会与中医院开设联合门诊,在城区三角马路开设夜门诊,在小芝镇设立医疗技术扶贫点……时光长河里的每一道波纹仿佛都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建国初期,在新中国的崛起中,在台州医疗事业百废待兴时,王家驹与陈慎言等人并肩作战,惺惺相惜,恩泽医局高大的樟树见证了在1957年那个春天,他们一同加入农工党,成为台州首批民主党派成员。同时期,汪振国在杭州加入农工党。

前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我们,正接过他们手中的火炬,让“爱国、革命、奉献”的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