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罗红英:巾帼红妆写担当 与党同行颂礼赞

2025-07-18 来源:杭州市委会

巾帼红妆写担当  与党同行颂礼赞

罗红英

七十年,是一棵榕树在之江大地上舒展的华盖,是一艘红船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的航程。当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七秩芳华的篇章在钱塘潮声中徐徐展开,我看见无数农工党女性党员以笔为犁深耕参政议政的沃土,以心为灯照亮社会服务的征程,用特有的柔韧与智慧,在新时代的扉页上书写着属于“她力量”的绚丽华章。

二十八年光阴流转,我从普通农工党党员成长为农工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省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亲历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更见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巾帼力量的磅礴生机。

改革春潮蕴大爱

1997年我加入农工党,恰逢国企改制,大批企业工人下岗失业。我接手“爱心工程”项目(农工党杭州市委会三大工程之一),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办美容美发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班,使他们走上再就业或自谋职业的道路。此外,还专门开通了技能培训精准扶贫的绿色通道,开启“无声(聋哑人)理发师培训班”,对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长期对口帮扶,至今已接受64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帮助他们上岗就业。

借助农工党广阔的社会服务平台,我努力把美和爱播撒到更多地方。我的“花都益剪美丽小屋”开遍杭城几十处,每年累计理发服务超万人;组织农工党滨江区基层委党员和“花都”志愿者团队,前往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及居民社区持续开展公益服务;向希望小学捐款捐物,长期资助失学儿童,其中一位受助儿童如今已成为“浙江省技术能手”。

“高墙”内外焕新生

2004年,当我初次踏入女子监狱时,铁门闭合的声响曾惊落手中的化妆笔。但丁丽(化名)眼中倏然亮起的光,让那支跌落在地的化妆笔有了宿命般的隐喻——正如农工党先贤在战火中拾起的钢笔,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土壤书写新生。这个曾因无期徒刑枯萎的灵魂,在二十年“爱心工程”浸润下,终在刑释后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新生之花。

二十年间,四千余名特殊学员的故事在“爱心工程”的织机上穿梭。那些深夜修订的教案、报废的化妆笔刷,都是锦缎背面不为人知的线头。直到看见刑释人员用职业资格证书叩开社会之门,我方才懂得:所谓“修心教育公益大使”,修的是破碎的心灵,绘的是共富的蓝图。

2016年,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和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携手共建“护蕾”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三无”(无监护人、无生活来源、无固定住所)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栖息的港湾——不仅有免费的培训和食宿,还让其一边学习一边接受矫正。我记得曾有一名自闭症女孩,经过三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心理疏导,已经会笑、会骂,会主动给人打电话了,看着她神采奕奕地在学校毕业汇报上登台亮相,我深感欣慰。

巾帼担当绽芳华

2018年,农工党“爱心工程”之花绽放到了天山脚下。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在新疆建立了技工学校实训基地,实现从免费培训下岗工人、助力残疾人就业的公益起点,到聚焦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使命升级。学校成立至今,培养了20余万人次的美容美发职业技能人才,其中少数民族6000余人次。在阿克苏“杭州工匠工作室”,维吾尔族青年艾力江(化名)的剃刀划出新月般的弧线。这个曾经只会推平头的理发师,如今设计的民族风发型登上国际秀场。从西湖到天山,二十万把剪刀塑造的不仅是发型,更是东西部协作的并蒂莲。

我始终积极参政履职,曾与农工党省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杭州市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同仁们,合作撰写了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提案,荣获优秀提案。那些随身记录民情的笔记本,既是美容师的配方笺,更是农工党人的民生账本。

2025年,当我接过“浙江农工党榜样人物”的奖杯时,奖座棱镜中折射出多重身影:是高墙教室手握粉笔的“编外警花”,是天山脚下传授技艺的“杭州匠师”,更是政协会议上疾书提案的“巾帼委员”。

回顾农工党浙江省委会70周年的历程,我明白,农工党的精神传承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每个党员生命绽放的微芒中。展望未来,我愿继续做一朵奔腾的浪花,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浩荡江河中,与千万巾帼同仁携手,共同谱写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华章!

(作者系农工党杭州市内部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校长)